他们仿佛身处暗夜,不见繁星点点,亦无明月之辉,甚至于,不知道太阳何时升起。
耳边不断地传来各种声音,或高或低的悲泣,夹杂着野蛮的狂笑之声,地狱也不过如此。
他们想做点什么,去帮助自己和他人离开这地狱,可是他们,能做些什么呢?
眼下最需要的是光,有了光,才能有前路的方向,可没有火把,拿什么来获取。
他们说,没有火把,我就点燃自己来获取光!
如果评选2021年最火的一剧,那必然绕不开《觉醒年代》。作为一部主旋律的电视剧,《觉醒年代》以精良的制作,电影般的质感,无可挑剔的选角,让曾经的民国以鲜活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,让无数年轻朋友直呼“yyds"。
看过《觉醒年代》之后,我再想到民国时期新文化的领袖时,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历史书上那些褪色的影像,而是这部剧里,那些一边嗑瓜子,一边讨论新文化运动方向的人。表面云淡风轻而实际暗潮涌动,极有”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“之感。
自认是一个喜欢历史的人,我其实很清楚,《觉醒年代》重点塑造的人物 之一,我最喜欢陈独秀先生,无论在外形上还是人格上,都与真实的历史有所不同。真实的陈独秀,远没有屏幕上那样风度翩翩,私德有缺也是事实。而《觉醒年代》中的那个仲甫先生,风流潇洒,真诚热情,心怀天下以救苍生于水火为己任,而又心思细腻时时惦念家人。这样一个不畏人言,不惧死亡,以监狱为研究室的文科学长,实在满足了我对文坛翩翩领袖的所有幻想。
《觉醒年代》的仲甫先生似乎永远在笑。看到志趣相投的知己会笑,看到文采飞扬的才子会笑,面对敌人疯狂攻击时会笑,甚至于,在面对一群举着横幅喊口号要将自己赶出北大的学生,也仿佛与几无关,放声大笑。笑声中是对人言的无畏,是对小人丑态的的嘲讽。最令我感动的是,由于在天台撒传单而将要被捕时,面对气势汹汹得意扬扬的特务,仲甫先生没有跑,而是坦然面对特务的侮辱。看着特务小人得意的嘴脸,仲甫先生亦是三声大笑,魔鬼的宫殿在他的笑声中动摇。
作为一个《亮剑》迷,令我惊喜的是,童年最意难平的魏和尚在这里成了方正质朴的大钊先生。短而根根直立的头发,浓密的胡须,板着脸时如学究一般,而笑起来则带着孩子般的童真。走过万千路,看过无数人,大钊先生更相信,改变中国未来的力量,就在无数厂房里,在轰鸣的机器之间。大钊先生与文科学长,文人相惜志同道合,虽最终因观念不同而只能各行前路,他们之间的友情永不会变质。对待妻子,大钊先生充满怜惜。他尊敬更心疼在背后默默付出的结发之人,爱护因自己的慷慨而只能以粗粮饱腹的儿女。他是新青年的编辑,是图书馆的主任,也是一个觉悟的丈夫,一位慈爱的父亲。而作为妻子的赵纫兰,坚韧而朴实,真正是坚实的后方,有了她的支持,大钊先生才能无所畏惧地冲锋陷阵。虽然不是高君曼那样的大家闺秀,但她具有大地般的温厚,有哺育万物而不求回报的无私。
《觉醒年代》的画面质感堪称美轮美奂,多个镜头都可被称之为经典。鲁迅先生出场时,刽子手挥起的砍刀,受刑人不屈的眼神,一旁麻木地看客,完美还原了小说《药》的场景。而可爱蔡校长与文科学长雪中相遇,彼时彼刻,天地皆笼于一片银色之中,四目交汇,心灵相通,震惊中华大地的新文化运动马上就要开始。
作为一部主旋律剧,《觉醒年代》带给我的感动无可比拟,它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,鲜活生动的民国。我可以看到,在那片无边的黑暗之中,总有一些人与周围麻木的人群格格不入。他们总是在寻找,没有出路,就摸出一条新路,没有火把,就拆下肋骨以取得光明。这些人固执地认为,没有推不倒的高墙,没有冲不破的囚笼。纵使万人嘲讽,纵使前路茫茫,纵使长夜无边不见曙光,“道之所在,虽午万人,吾往矣”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